精進型沱江艦 續採「穿浪型雙船體」
海軍沱江艦成軍後,一再傳出因搭載各8枚雄二、雄三反艦飛彈,因此有浮力不足的問題,「穿浪型雙船體」構型備受質疑。但經8個月的初期作戰測評,海軍司令部作出「測評結果符合原規劃需求與標準」的結論,在採取包括放大艦型等六大精進方案後,700噸級的「精進型」沱江艦設計案,將於本周進行第二度開標作業,後續量產艦將仍採取原型艦「穿浪型雙船體」的構型。
海軍沱江艦成軍後,一再傳出因搭載各8枚雄二、雄三反艦飛彈,因此有浮力不足的問題,「穿浪型雙船體」構型備受質疑。但經8個月的初期作戰測評,海軍司令部作出「測評結果符合原規劃需求與標準」的結論,在採取包括放大艦型等六大精進方案後,700噸級的「精進型」沱江艦設計案,將於本周進行第二度開標作業,後續量產艦將仍採取原型艦「穿浪型雙船體」的構型。
國防部軍備局209廠以「輪型迫砲車」為建案,密研二代雲豹甲車,組裝進度已達80%以上,原本內部計畫規劃要在8月舉行的台北航太展展亮相,卻臨時以車型尚未成熟為由喊停。現在原因曝光,理由是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以先前雲豹甲車底盤採購涉弊與30鏈砲撞樹歪掉等案,提案凍結部分研發預算,國防部為保持低調,以免和立法院作對,因此決議喊停。國防部軍備局描述新雲豹時,也以「為全新第二代底盤載具,並作為後續衍生車型底盤之基礎」具體形容,並提出新雲豹甲車的十餘項改良措施。
據了解,海軍拉法葉巡防艦預定在今年下半年起,將配置已久、老舊的海欉樹防空飛彈,換裝為中科院自行研發的海射型「天劍二型」防空飛彈,部署在拉法葉艦上的海射型劍二飛彈不是採垂直發射,而是採發射箱斜射方式。
觀點投書:潛艦在台建造組裝應注意事項
報載本月22日國內台船及中科院已啟動潛艦國造專案,筆者曾在1981—1988七年間參與駐荷蘭當地監造海龍海虎潛艦建造工程,返國後亦負責結案任務五年,迄自軍旅退休為止,此間因長期現場累積的經驗,就潛艦在台建造組裝,提出應注意事項,或能供目前參加專業人仕參考。
中國解放軍使用「北斗衛星系統」,可在作戰時直接精準命中我國政治中樞與軍重要設施,造成我重大損失。為此,國家中科院日前首度公開「北斗干擾車」等模型,中科院官員透露,中科院所研發的「軟殺」可以干擾解放軍飛彈的精準度,降低重大傷亡。另外,對於中國衛星偵照的反制,中科院也完成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反制系統」,就是在中國衛星通過我戰略基地上空時,我方啟動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反制系統」後,也讓衛星無法明確辨識,以降低機密外洩。根據中國北斗衛星導航計畫,將可在2018年覆蓋「一帶一路」國家,2020年完成,屆時將實現全球的衛星導航功能。由於中國解放軍的精準武器均搭配其所研發的北斗衛星系統,讓解放軍攻台的導彈精準度大幅提升。國防部為反制中國解放軍的北斗衛星系統,特別由中科院進行「反制衛星偵測及通信干擾GPS定位導引武器系統」,以便在發生戰爭時,有能力直接干擾「北斗衛星定位系統」。據中科院官員透露,除了用北斗干擾車直接干擾的方式外,中科院還有研發另一種軟殺手段,就是提供假訊號迷惑對方的衛星定位系統,讓解放軍導彈命中假目標,以降低傷亡。
海巡署19日表示,由國人自行設計、建造的1000噸級「台東艦」(CG-133)及「屏東艦」(CG-135),將於21日上午於高雄港海軍新濱碼頭舉行成軍典禮,總統蔡英文將主持典禮,當天也會開放民眾登艦參觀。
【王烱華╱台北報導】國人自行設計生產的CM-32雲豹八輪裝甲 車,裝配三十公厘鏈砲成為裝甲步兵戰鬥車,陸軍已決定在明年採購。陸軍在預算書中強調,三十公厘鏈砲搭配雲豹八輪甲的裝甲能力,可在敵人砲火下戰鬥,摧 毀、功破敵人的登陸作戰編組,並藉由八輪的高度機動力,可以擔任部隊偵蒐、警戒及增援地區防禦的任務。
空軍司令部執行耗資1100億的「鳳展專案」計劃有最新進度了!日前美國洛克馬汀公司將我一架F-16A型單座機,完成性能提升及試飛,定名為F- 16V,其V來自「Viper」,中文名稱即為「毒蛇」。值得一提的是,F-16V配備了最先進的APG-83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列(AESA),讓中國 解放軍最先進的匿蹤戰機殲-20都無所遁形,難逃它的法眼!
陸軍代號「銳捷專案」,原規劃向美國採購約120輛二手M1A1戰車,惟據指出,國防部評估認為未來整體後勤維持費用太高,加上 台灣地形環境是否適合主戰車作戰極具爭議,因此否決了陸軍採購主戰車的方案。陸軍的M60A3戰車以及自製的CM-11勇虎戰車,車齡都已超過20年,在 無法爭取新戰車、預算又受限的情形下,陸軍只能將過去規劃的戰車主砲火力提升案提出來討論。
大陸專家稱,三峽大壩具備對抗核武器攻擊的能力。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,我國從前總統李登輝時代就開始發展戰略反擊計畫,其中以「雲峰飛彈計畫」最為 著名,不過2014年因「壓力太大」而中止量產。前立委林郁方22日表示,雖然計畫中止,但台灣依然具備發展中長程飛彈的能力,可達到嚇阻功能。